|
||
今天是 | 支持IPv6網絡 |
10月20日《檢察日報》第8版
4萬余卷、300多萬頁,一摞摞卷宗,見證著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區檢察院檔案員陳凡的孜孜奉獻。
陳凡在檔案室整理查看案卷。
從檢13年,陳凡一直從事檔案管理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要么不做,做就做好”的人生信條。他用樸實作風和嚴謹態度詮釋從檢初心,在平凡的檔案管理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工作業績。
“檔案室與世隔絕,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你怎么坐得?”同事打趣地說!拔颐刻煺頇n案,看著紙張從一張張到一本本,從無序到有序,從散亂擺放到整齊上架,挺有成就感!标惙矘銓嵉脑捳Z中傳遞著執著和對檔案工作的熱愛。
陳凡不是專業科班出身,但他努力自學檔案管理知識,積極參加業務培訓,甚至自費參加檔案裝備展開闊眼界。2021年6月,陳凡被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抽調參加全區檔案工作專項檢查,他把此當作寶貴學習交流機會,積極取各院之長補己院之短。憑借著迎難而上的韌勁,陳凡從無所適從到熟悉檔案管理各環節,一點點積累,實現了從一名檔案管理“小白”向行家里手的完美蛻變。
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對全區檢察機關檔案數字化工作作出部署。檔案核查、整理是檔案數字化的基礎性工作,科爾沁區檢察院辦案量較大。面對4萬余卷、300多萬頁案卷逐頁核查這一任務,陳凡沒皺一下眉頭,立即擼起袖子投入“戰斗”。單位要為其增加人手,他卻說:“哪一頁沒有親自核對,我都不放心,還是讓我自己來吧!
從此,陳凡按下了“以院為家”的啟動鍵,他早上7點準時到崗,午飯后繼續工作,萬家燈火時才回家,與檔案較量到深夜時,便索性夜宿單位。辦公室里那張簡陋的行軍床,見證了陳凡的一絲不茍和默默奉獻。業務部門移交的案卷,他逐卷、逐頁、逐條檢查,整理不規范的及時退回毫不手軟,個別案卷甚至5次被退回整改,嚴苛到不近人情。經過10個月規范整理,科爾沁區檢察院躋身完成數字化任務的第一梯隊。
一本本檔案,記錄著歷史,記錄著時光,也記錄著陳凡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每一幕。如陳凡一樣的檔案工作者,雖然沒有千里馬日行千里的壯舉,卻始終葆有老黃牛一步一個腳印在檔案管理這片熱土上耕耘不止的精神。